• 杯里杯外 中庸王道

    信息来源:茶圣居-茶店加盟   作者:茶圣居-茶叶加盟   发布日期:2015-06-16 17:55   阅读数:

    有人说,中国人性格象茶,总是清醒、理智的看待世界,不卑不亢,执着持久,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,在友好、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,这话颇有些道理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表面看,中国儒、道、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,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。

     

    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,要在明心见性;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,避世超尘;儒家以茶励志,沟通人际关系,积极入世。

     

    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似乎都不相同。其实不然,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,但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,即:和谐、平静,实际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社会生活中,中国人主张有秩序,相携相依,多些友谊与理解。

     

    在与自然的关系中,主张天人合一,五行协调,向大自然索取,但不能无休无尽,破坏平衡。

     

    水火本来是对立的,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,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,创造和谐气氛,增进彼此的友情。

     

    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、自省,清清醒醒地看自己,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有客来敬上一杯香茶,表示友好与尊重。

     

    常见酗酒斗欧的,却不见茶人喝茶打架,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。

     

    这种和谐、友谊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中国茶文化中,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。

     

    宋人苏汉臣有《百子图》,一大群娃娃,一边调琴、赏花、欢笑嬉戏,一边拿了小茶壶、茶杯品茶,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,大孩子虽多并不去打架,而能和谐共处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中国历史上,无论煮茶法、点茶法、泡茶法,都讲究“精华均分”。

     

    好的东西,共同创造,也共同享受。

     

    从自然观念讲,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,程式、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,也要与人事、茶人个性相符。

     

    青灯古刹中,体会茶的苦寂;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;花间月下宜用点花茶之法;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佛说,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”,懂茶之人也必定能有“一杯茶即是一个世界”的领悟,万事万物皆融茶杯之中,人在杯中,挣扎于万事万物,人亦不在杯中,俯瞰万事万物。

     

    无论怎样,唯有和谐才能获得圆满、收获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