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母亲是行善的动力来源

    信息来源:茶圣居   作者:茶圣居   发布日期:2011-04-29 10:57   阅读数:

    为大爱基金新年心愿捐款1万元;认领外来娃心愿;亲自探望突发重病的同安农民叶镇安并送上2万元……福建茶圣居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叶董事说,他行善的动力来源不仅是小时候曾受人资助,还源于默默行善的母亲。
     
     
    文/记者戴懿实习生杨茗玲图/张淇辉
     
     
    从小耳濡目染:有能力就回馈社会
     
     
    叶董事出生在台湾嘉义,在家排行老二,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。他13岁时,父亲去世,原本美满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。要独立抚养4个孩子,照顾年迈的公公,母亲就去菜市场卖菜。生活的压力让母亲心力交瘁。幸好,政府和当地社团及时伸出援助之手,除了捐款,还送来油米,让这个家庭暂时渡过了难关。
     
     
    因为自尊,一年后,母亲谢绝了所有资助,独自支撑家庭。叶董事和姐姐、弟弟先后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。叶董事说:“虽然当时我们很苦,但母亲一直告诫我们,你们以后有能力了,一定要回馈社会。”
     
     
    孩子大了,家庭状况好转了,母亲加入了嘉义一家慈善会,成为一名义工,她甚至把义工当成了自己的职业。
     
     
    有一件事让叶董事印象深刻。有一次,叶董事去看母亲,发现她哭得很伤心,他吓了一跳,还以为母亲出了什么事。一打听才知道,原来有户人家办丧事,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,母亲不仅出钱为他们买了棺材,还另外给人家钱,人家哭得伤心,她也跟着难过。
     
     
    有一户人家因交不起全民健保费,家里有人生病没钱看病,母亲和另外一名义工各捐出几千元新台币,当受助家庭说还不起钱时,母亲说,不要你们还,将来有能力回馈社会就好。
     
     
    必看晚报,愿帮助晚报报道的弱势群体
     
     
    受母亲影响,叶董事也加入了慈善会,母子俩一个出力一个出钱。
     
     
    4年前,台湾的经济不大好,加上消费高,有的学生交不起午餐费。一个学期的营养午餐费达3万元新台币,有时候还要更多一些。叶董事就为这些学生支付午餐费。4年多来,嘉义市的学校都受过他的捐助,几乎没有间断过。叶董事说:“因为吃过苦,所以感受特别深,看到别人受苦,我们也跟着难过,看到穷人,我们就想帮助。”
     
     
    到底帮助了多少人,叶董事已记不清了。他说,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要去记住这些事。
     
     
    来到厦门后,他仍经常参与捐助活动。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,他都组织员工捐款,并且自己带头捐。
     
     
    这三四年,每天看晚报是叶董事必做的“功课”。他说,相比其他媒体,厦门晚报更关注民生问题,关注社会底层,他愿意帮助晚报报道的弱势群体。
     
     
    叶董事说,大爱基金不仅有影响力,而且透明公正。大爱基金这一年来一直关注贫困学生、家庭,他建议,也应该关注独居老人,独居老人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突出,他们也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。
     
     
    他说:“我会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这些人,取之于社会回报社会,心存善念,我们也会得到回报。”
     
     
    【“大爱”救助回访】
     
     
    叶镇安没能战胜病魔
     
     
    一家人仍感谢好心人
     
     
    厦门晚报讯(记者戴懿实习生杨茗玲)4月7日,同安农民叶镇安最终没能战胜病魔,离开了人世。他儿子叶木林请晚报替他们一家感谢所有好心人。
     
     
    本报2月14日报道,同安农民叶镇安脑部动脉瘤破裂,无钱医治至今未醒。报道刊出后,叶镇安的遭遇揪起了本报读者的心。叶木林说,热心读者为他父亲捐了7万多元,其中叶董事先生就捐了两万元。“当时他(叶董事)还愿意提供一份销售工作给我,但我和姐姐都比较内向,不大会说话,不大会与人打交道,所以没有接受。”
     
     
    目前,叶木林正在当厨师学徒,姐姐还没有工作,母亲则在家种地。
     
     
    虽然父亲没有挺过这一关,但一家人非常感谢好心人的帮助。叶木林一直想写感谢信,可他不知道要怎么写。他拜托本报记者帮他们感谢那些好心人,他说,等经济条件好了,他也要像大家帮助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。